30x30納骨塔資訊首頁
網路追思紀念館  
寶塔資訊 相關法令 相關新聞 追思紀念館 讓售刊登 讓售明細 生前契約 相關網站

一貫道---殯葬禮儀

佛教

道教

一貫道

基督教

天主教

一、喪事須知: 
(一)『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』 
1-父母在世時,應當依禮來奉養。「謂」:父母在世的時候,事親應該恭敬以禮,仰體親心,以承歡得盡天倫之樂。

2-父母逝世後,應當以禮來安葬。「謂」:親喪之時子欲養而親不在,痛斷肝腸,悲感在所難免,安葬之禮要盡哀盡禮,以盡子女之孝道。

3祭祀要盡禮,「謂」:依禮來祭祀,因為親恩昊天罔極,為人子女者,為追思親恩,音容宛在,刻苦銘心,無以報於萬一,於是對尊親祭點要誠敬追思,依禮誠祭,以安在天之靈,以盡子女之孝心。所以喪葬祭禮,喪則致其哀,祭者致其嚴,一切均合禮而中道。

(二)『慎終追遠』:
父母臨終之時,子女慎誠待側,躬自護理,追求遠源之道,使其能心安意靜,無牽無掛,萬慮皆消,則一道靈光善歸於天,得於永享天樂,此乃為人子女之大孝。

(三)『歸空』(逝世):
即是靈魂脫離軀殼。當人呼吸欲斷,將臨終時,為人子女止於孝,要使靈魂清淨光明,必須在移廳置床之時,先焚蓮花香(108枝一束),然後再備淨爐,以檀香末供焚不絕,這樣能使脫離軀殼之靈魂,安然行返鄉路,又能淨歸魂之心,而脫離凡俗之污穢,此比超渡之功德,更加微妙。

※有修道者要歸空時,供焚檀香,進而恭迎仙佛接迎。

(四)停止呼吸時,屍體於半小時至一小時之內,最好不可移動,使歸靈能夠清淨自然歸返離去。
※ 勸化世人,深望世人,諸位道親,請僅記在心,亦是人生送別之情,如遇尊親歸空時,守靈服喪期間,應該全家老幼,虔誠持齋,一切祭品宜素菜、水果,切勿動刀殺生,其功德遠勝誦經超渡。顯盡孝道之子孫,虔誠齋戒守靈,慎終追遠、以報親恩,切記施行。
二、喪禮:
國人平日皆忌言喪事,喜談吉慶,如遇家族有喪事發生,即無從料理,在守喪期間都是盲從他人建議,結果不必要的錢花一大堆。因此既然有生就有死,為了替親長辦喪事,避免花錢又受氣,破壞喪事哀慼之情,古處理喪事之基本概念,為人子孫者便不能不知。
就喪禮而言,其煩瑣就不在話,如要完全遵守古制則有困難,所以凡遇喪事,不是「隨俗而行」,就是「臨時創舉」。
一般世俗在人死之時,因各地習俗有所不同,所以喪禮的辦理也就不盡相同。
僅以常用習俗為據。

(一)治喪禮節及入殮須知
1-遇有喪事應訃告至親好友報喪,死者之親友(或道中)得設治喪委員會治喪。
2-亡者行入殮禮時,家族及親友得瞻仰遺容,然後蓋棺。
3-亡者入殮時,家族應就世俗之禮所訂,分別穿喪服,並佩服喪標誌,並在靈柩前設置靈案、遺像或靈位。獻四果清茶,誠心禱誦,以代替哭泣為宜。
4-封釘:入殮後靈柩四端各釘一長釘,謂「封釘」「封棺」。出殯當天由族長(父歿)或母舅(母歿)執斧「安釘」或「點釘」,取其日後,家族必有「出丁」(生男)之意。
5-示喪:家有喪事發生,在喪宅門口以明顯地方,貼上告示,表示守喪,如父亡;書「嚴制」。母亡;書「慈制」。....亦可通書為「喪中」。並貼示喪禮犯沖時刻、年齡。
左右鄰居貼上紅布條(紅紙)。以示吉利。

(二)殮禱告詞
○○大德:
自從您身體欠安之時,親朋好友即不斷的找尋名醫,遍訪良藥,期望能挽沉病、救頑疾,然而人生無不散的筵席,您在人生道上,已經盡了全力,功圓果滿;子女在您的諄諄教誨之下學有所成,後學在您的時時激勵之下日日精進。您的言行足以,為後學楷模,您的操守足以,為後學效法,您的責任已了,重擔可卸,從今以後,家中雜務有人料理,道中諸事有人繼承,請您不必牽掛、不必憂慮,萬緣放下,一心念佛,我們都祈求師尊師母慈悲,接引您往生彌勒淨土,衛道護法,同助。

三佛,普渡有緣。○○○大德,永別了,請您好好的安息吧。
三、治喪準備事項
(一)準備項目: 
1-棺木(葬儀社洽購)。
2-喪服、白布。
3-靈骨罐(火化用)。磁像(靈骨罐用)。
4-遺像。
5-告別式場佈置。(包搭布蓬)。內壇(七寶架、燈光擴音)。
6-中、西樂隊、國樂隊。
7-請引導點傳師(法師)。
8-請司儀。
9-鮮花、鮮果、素菜。
10-臘燭、香、檀香、檀香末。
11-紅綢、拈香親友配帶物,哀感謝(面巾)。

※附註:1..接板(接棺):由漢樂(古吹)引導,葬儀社人員用小卡車運至喪家,喪家由孤(哀)子(媳、女)在門外跪接。棺進屋內,宜頭先進,俾便入殮時頭內腳外。一般習俗接板(接棺),會擇吉辰(亦可不必),因此家族均先連絡直系親屬,屆時能「親視含殮」

(二)告別式籌備工作:(大德、點傳師、堂主) 
※成立工作小組,各組須擬定負責人及工作人員若干,按日期時間地點報到,負責完成分配工作。

(1)總務組:
1-出納及備寫毛筆(白布、白紙、輓聯、購置用品)。
2-協助採購各組所需用品(包括哀誌、哀花、招待胸牌、紙巾、答謝毛巾等、茶水、飲料)
3-車輛調派及數量準備(包括移靈、靈骨進塔、茶水車、載祭品車)。
4-紅包準備(包括車輛、各種陣頭、及其它)。
5告別式場地租借以及與棺木店各項聯絡。
6-聘請樂隊、各類陣頭。
7-訃文處理。攝影處理。
8-大白花(友組前賢配帶),白手套(護棺人員用)、護棺臂章、交通臂章、骨灰罐。

(2)司儀組:
1-告別式司儀、禮生(上下執禮)。
2-告別式獻供人員。
3-安排道旗覆蓋人員、安排行證道禮聖歌生。
4-安排護棺人員,準備抬棺用白布條。
5-道旗、準備端盤。
6-擴音器協調裝置。

(3)告別式場地佈置組: 
1-搭設七寶架、搭架佈置及式場安排、燈光。
2-式場內桌椅整理及清潔。
3-七寶架上、鮮花、蠟燭、鮮果、檀香、檀香末、香、紅綢、小花圈購買準備。
4-式場內外花籃、罐頭塔、輓聯、輓幛、輓匾之佈置。式場外花環等排列。
5-儀式後、輓聯、輓幛、輓匾之收集及焚化掉。
6-儀式後,罐頭塔及各類祭品之收集(送回喪家)。
7-準備訂書機等工具(掛輓聯用)。

(4)收受組:
8-會計。
9-現場奠禮、收受登記。
10-負責登記公祭之單位及團體。
11-奠禮簿,簽名簿,簽字筆,便條紙,奠禮袋。
12-分發答謝毛巾。

(5)招待組:
13-家祭哀誌與公祭哀花分發。
14-式場外接待來賓簽名。
15-式場內引導來賓就座。
16-招待用紙巾、茶水、飲料。
17-發放遠方來賓之點心

(4)交通組:
1-告別式場(殯儀館)附近路口道旗佈置。
2-引導車輛停放、交通秩序維持。
3-由喪家遷棺至殯儀館路線安排及交通指揮。
4-儀式完成移靈火化場隊伍順序。
5-配合連絡撿骨裝罈及晉塔之車輛。

(5)督導組:
1-引導車(遷棺,移靈,陣頭,樂隊)安排車輛指揮。
2-播放聖樂車(包括引導前賢)。
3-引導點傳師座車(法師座車)。
4-發放車輛紅包、紅布條。
5-進塔連絡(包括供品)。

(6)餐飲組:
1-茶水、飲料、紙巾(用餐用,配合總務組購買)。
2-統計購置點心數量。(交由招待組分發)。
3-午餐棹量統計、訂定。
4-用餐棹量統計、訂定。
5-告別式祭品、花果、紅龜、發糕與購買。
四、擔任司儀(告別式)注意事項:
1-道親歸空時,司儀接到點傳師以及上面通知後,須到喪家去連絡配合,然後再報告點傳師以及上面。
2-道親歸空後,喪家召開家庭(族)會議,並請有經驗長輩、道親商議有關治喪事誼。
3-準備告別式奠禮的事項,以及工作分配,並提前成立
      1-總務組2-司禮組3-佈置組4-收受組5-招待組6-督導組7-交通組8-餐飲組,以配合儀式進行順利。
4-祭品以清香、鮮花、蔬果品為宜。念經應請(法師)或道親助念,陣隊方面應該減免,免於流俗與浪費。
5-印訃聞時,將告別式地點圖址印上,以便找尋。
6-提醒喪家準備哀章(生平略歷)謝詞等各一份。
7-司儀須先了解訃聞出殯日期、時間、家祭、公祭、火化之時間,以便控制式場。
8-佈置人員要在遷棺前佈置好,而且發爐,點檀香未(淨香)臘燭等。
9-司儀要在遷棺三十分鐘前,宣佈犯沖年歲,日沖、時沖,以便迴避。
10-遷棺前三十分鐘前,提醒孝家族穿孝服、法師、西藥師、抬棺人員等備。
11-家祭禮成後,立刻宣佈機關、團體、分祭讀祭文者,請到付處登記。
12-宣佈公祭之前,式場內須場,請內外親族退出場,佈置人員立刻佈置、椅子、淨香(添加)排整齊。
13-時刻到,宣佈公祭開始(奏哀樂)。
14-儀式完成,事情辦妥後,須報告點傳師以及上面,而且檢討得失,以便改進。
五、奠弔:
(一)奠禮應注意事項:
1-奠禮開始之前,司儀首先要宣佈喪禮犯沖時刻、年齡。讓與祭者有所回避。
2-奠禮務必依訃聞內定時間進行,司儀的儀容要潔淨、整齊、嚴肅、沉重、聲調要清晰平穩,流露致哀的表情來主持儀式。

(二)家祭禮:
1-遺族應注意事項:父母養育之恩,比山高、比海深,教導之苦,是無法來衡量的,是廣大無限的,是無止境的,是那麼崇高而偉大。所以家奠禮應該要遵循古禮「祭之以禮」來舉行,所以孝家眷必須以無限的哀思來追念,以報答親恩、感念親恩。
2-移柩到告別式場;請奏哀樂;遺族先上香。司儀呼請○○○就位,受親友致祭。

(三)家祭禮及程序:
※ ○府○○老先生(老太夫人)告別奠禮、家祭禮開始、奏哀樂。

1-孝家眷(孝男、孝媳、孝女、孝內孫、孝內孫女)致祭就位:
奏哀樂、上香、獻飯、獻饌、獻花、獻果;行三跪九叩首禮、三獻酌禮(三獻酒)。

2-義子、義媳、義女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三獻酌禮。

3-孝男的阿伯、阿姆、阿叔、阿嬸一同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

獻花、獻果;行三鞠躬禮。

4-孝男的阿舅、阿金(舅媽)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行三鞠躬禮。

5-孝男的阿姑、姑丈、阿姨、姨丈一同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

6-獻花、獻果;行三鞠躬禮。

7-孝男叔伯兄弟姊妹、兄嫂小嬸、姊夫妹婿以及他們的後代一同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第一排代表三獻酌禮。

8-孝男姑表、姨表、兄弟姊妹、兄嫂小嬸、姊夫妹婿以及他們的後代一同致祭就位:
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第一排代表三獻酌禮。
姻親致祭就位(親家親姆或代表人)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行三鞠躬禮。

9-女婿(亡者之女婿)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三獻酌禮。

義女婿(亡者之義女婿)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三獻酌禮。

10-姪婿(孝男阿伯、阿叔的女婿)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三獻酌禮。

11-孫婿(亡者之孫婿)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三獻酌禮。

12-外孫、外孫媳、外孫女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跪、三叩首、第一排代表三獻酌禮。

13-未拜親族一同致祭就位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;行三鞠躬禮。

14-未亡人(或杖期夫)致祭就位(孝男扶請母親 / 或父親大人致祭):奏哀樂、上香、獻花、獻果、三獻酌;行三鞠躬禮。請復位(孝男扶請回位)。

15-家祭禮成;奏哀樂。

(四)公祭禮及程序:
※ 公祭時,請大家保持肅靜,是以簡單、隆重、莊嚴、肅穆的心情來舉行。在奠禮進行中請不要聊天、隨意走動、吸煙(包括賓客、葬儀工作人員、樂師、招待人員)以表示對亡者的尊重。

1-故○府○○老先生(老太夫人)告別奠禮、公祭禮開始、奏哀樂。
2-全體肅立;奏哀樂。
3. 全體向遺像及靈柩行三鞠躬禮。(一鞠躬、再鞠躬、三鞠躬)請坐下。
※ 行覆蓋道旗禮。

4-行獻供禮:各就排班、奏聖樂。(獻供畢)樂止。
5-請點傳師證道:
(1) 請聖歌生就位、奏哀樂。
(2) 恭請○點傳師證道就位、奏哀樂。
(3) 唱道歌。
(4) 禮畢;遺族叩謝、請復位、奏哀樂。
(5) 遺族代表致謝詞或先人略歷介紹。

(五)機關、團體公祭:
(1) 請○○單位公祭、主祭者就位、陪祭者就位、奏樂、披紅。
(2) 進香、上香;進花、獻花、進果、獻果、樂止。
(3) 恭讀祭文。(無祭文從略)
(4) 全體向遺像及靈柩,行三鞠躬禮。(一鞠躬、再鞠躬、三鞠躬)
(5) 請復位;遺族叩謝;奏哀樂、樂止。(感謝○○單位公祭)
(6) 遺族拈香:奏哀樂、樂止。

(六)點主禮: 
(一)點主的意義:
1-點主時,請孝男們哈一下硃筆,是要將你的氣灌在硃筆上,和你父(母)親的神主牌位相會通,希望你們要追思父(母)親之恩,慎終追遠。

2-點主時,請孝男們兩手放於背後,手挽著手,是希望孝男不要忘記父(母)親的遺言,希望你們兄弟姊妹能團結和諧,共同奮鬥。

(二)點主禮儀:
1-點主儀式開始:孝男(遺族)就位;奏樂。
2-請○○○為點主官。
3-孝男(遺族)代表趨(向)前,跪請點之官(自動一叩首)。(請自動復位)。
4-孝男(遺族)跪。唱:(禮生/ 奉老先生/老太夫人神牌);交給孝男。
5-請點主官就位。(披紅)唱:(禮生/ 端硃,筆,紅包,給點主官,並在旁等候)。
6-請點主官開啟硃筆、點主(點主官自動唸點主文)。
7-請點主官復位。(唱:點主畢)禮生/ 接老先生(老太夫人)神牌復位。
8-孝男(遺族)叩謝點主官(一叩首);孝男(遺族)復位。
9-點主禮成。奏樂。

※ 點主唱詞:口訣。

※ 點主開始,吾今手執紅硃筆對天庭、孔聖賜吾文昌筆、萬世由吾能作成、一點、點天天青。二點、點地地靈。三點、點人人長生。四點、點主、主有靈。點上添來一點紅,代代子孫狀元郎,大富大貴,富貴雙全,進喔!發喔! ◎註﹕主家隨(點主師)喊﹕進喔!發喔!

※ 硃筆插爐中,事事皆興隆。(硃筆丟下地,財子壽月愈多)

(七)出殯:
(一)壓柩位: 
※當靈柩移開後,放置柩位,一般是用紅圓12個、發粿大1個(或小12個)、餅干12個、水桶1個、碗1捆12個、筷1把12雙、或石頭12個。其意義就是團圓吉昌發發發。 
(二)出殯順序:(火化)

【1】開導車【2】麻彩用二人拿【3】紙燈用二人拿【4】打鑼【5】放路錢、(俗﹕買路錢、由女婿擔任,現在大致改用花瓣)【6】彩排(如接引西方等旗幟)【7】中西樂隊 【8】陣頭隊 【9】國樂團 【10】引導點傳師(法師 )【11】遺像靈位【12】靈車/靈柩【13】重服親屬、親友、送殯車隊。

(三)辭客:
※ 送殯行列前進到某一適當地點,孝男應回頭跪謝辭客。
(此時應由同行中最具長輩/點傳師);父沒由族長、母沒由母舅扶起孝男。

(四)路祭:
1-如亡者有恩於地方,或某人時,受恩人往往會排設路祭,而喪家遇到此況必須備妥答謝紅包。

2-除了以上情況外,路祭一律拒絕,並書寫「路祭謝絕」之告示。

(五)祈淨水:
*弟子○○○懇求活佛師尊慈悲,護庇眾生,恩賜淨水,師尊佛法無邊,清香化淨水,給眾生身心得以清淨,閤家平安,事事如意。

上玄命理堪輿研究中心 謝全冠 老師

counter

 

歡迎來信

長生資訊維護製作  版權所有 翻拷必究 SINCE 2001